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腐蚀与防腐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腐蚀与防腐化学 膜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当纯锡曝露在大气环境中表面会自然形成稳定的具有耐蚀性的氧化物膜层,膜层中存在的两种价态的氧化物均具有半导体性质,因此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过程可能会被具有足够能量的紫外光照影响。20世纪以来,针对紫外光照对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氧化物膜层影响的研究很多,而且已有关于紫外光照下纯锡焊料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演化行为的研究成果,但是紫外光照对大气腐蚀环境中的纯锡焊料的腐蚀产物膜层结构演化的影响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近...
电子行业的不断升级及电子产品的微型化使得集成电路向着高集成化、高密度和小间距方向发展,此外,电子产品的服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都对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路板上无铅锡焊点在服役过程中自身散热导致的较高温度作用下,其表面必然会生成一层由Sn氧化物组成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层的形貌、成分、厚度、致密度等特征直接影响其耐蚀性,而膜层耐蚀性又与焊点的腐蚀演化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开展锡基无铅...
用电化学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方法研究3%NaCl溶液中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复合自组装膜对铜的保护作用,通过荧光分析法讨论了复合自组装膜中苯丙氨酸与色氨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对铜均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复合自组装膜相互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影响了氨基酸自组装膜的保护效率。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种纯铜叠层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腐蚀失重实验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其显微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铜叠层膜每层厚度约为0.3 μm,微观结构极为致密;其(200)与(111)晶面取向明显增强,(220)取向则显著减弱。其在20% HNO3溶液中开始冒气泡的时间(380 s)比普通电沉积铜薄膜(148 s)延迟了近3倍,腐蚀速率明显降低;电化学测试表明,...
根据生物膜的结构特征,以硫酸盐还原菌和琼脂的混合物沉积于907A钢表面,形成人工模拟生物膜,采用微电极研究了模拟生物膜下溶解氧的分布情况,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了模拟生物膜下907A钢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生物膜内,距离金属材料表面越近,溶氧量越低;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受环境影响,当环境中富含还原性物质且SRB生长旺盛时, 907A钢腐蚀严重,腐蚀产物以硫化铁为主,当环境...
研究硅酸盐体系中电压、频率和占空比等电参数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表面形貌、相组成及耐蚀性的影响,并对膜层的表面孔隙率及表面孔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压对膜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频率的影响次之,占空比的影响较小;随电压升高,膜层厚度、表面孔隙率及耐蚀性均增大;频率与占空比对膜层厚度的影响不大,但对表面孔隙率和耐蚀性有一定的影响;频率为800 Hz、占空比为15%时...
用电化学测量法研究不同组装时间、不同组装浓度和不同pH情况下谷氨酸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对铜在0.5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考察碘离子和谷氨酸单分子膜的协同作用,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探讨谷氨酸在铜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谷氨酸自组装膜的缓蚀效率随组装时间和组装浓度的增加递增,最佳组装条件是在10 mmol/L组装溶液中组装12 h;在 pH=10下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缓蚀作用要优于...
用开路电位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铜镍锡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观察铜镍锡合金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使电极开路电位从-275 mV 负移至-750 mV,较无菌环境中开路电位(-100 mV)下降了650 mV,合金腐蚀加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合金表面生成不均匀的生物膜,主要发生点蚀和缝隙腐蚀。能谱分析显示腐蚀产...
用载波钝化方法控制AZ91D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该转化膜的表面形貌,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载波钝化对该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载波钝化使AZ91D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颗粒直径略大于传统浸泡处理的锡酸盐转化膜,其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采用磁阻探头技术研究10 mmol/L Na2SO4液膜下碳钢的腐蚀行为,计算了潮湿时间内的平均腐蚀速率(IFACR)。基于多因素关联的数据标准化方案,采用线性模型分析平均腐蚀速率随浸润时间(TOI)、温度和相对湿度(RH)的变化关系。同时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Q235钢在 10 mmol/L 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计算得到自腐蚀电流和极化阻力等电化学参数以辅助IFACR的分析。结果表明,TO...
在碱性铈盐溶液中,通过两步阴极电解方法,成功地 在工业纯Al表面生成了Ce转化膜,并开发出TS2/TS7和TS3/TS7两种两步阴极电解成膜工艺. 研究表明,经TS2/TS7、TS3/TS7处理的L4工业纯Al在氯化物环境中的耐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
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的双极板,用电脑雕刻方法制作流场,采用碱性-酸性双镀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对镍磷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双极板经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后,可以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要求.
利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咪唑啉缓蚀剂MCI在碳钢表面成膜的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测量了碳钢表面成膜的EIS谱,并提出其特征等效电路.探讨了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缓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下碳钢表面经咪唑啉缓蚀剂MCI处理成膜后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能.
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对7B04铝合金的一种阳极化膜层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的阻抗变化进行了原位测试,分析了其腐蚀失效的特征.结果表明,随加速试验的进行,硫酸阳极化膜层的失光率和色差变化较小,属不失光或很轻微失光和不变色;腐蚀前,阳极化膜的多孔层常相位元件的幂指数n相对较小,仅0.61,说明多孔层孔洞分布比较不均匀.随试验时间增加,n值逐渐增大并接近1,多孔电阻Rpo也逐渐增加,且后期增加...
利用电化学噪声研究了纯镁在不同厚度薄液膜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本体溶液相比,薄液膜对纯镁腐蚀的阳极过程有使点蚀的孕育速度减缓作用的同时还有使点蚀生长的概率增加的作用;薄液膜下纯镁表面产生的亚稳态点蚀生长成稳态点蚀的概率比本体溶液下的大.点蚀孕育速度比点蚀生长概率对阳极过程的影响更大;这导致了薄液膜下纯镁腐蚀的阳极过程减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