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2021”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1.093 秒)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然而,为准确判断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可靠的长期气候观测序列。由于受到台站迁移、仪器更换、观测规则变化等非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气候观测数据往往不是一致可比的,这就是长期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显然,只有对长期气候序列的非均一性加以校订(即“均一化”),才能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北京观象台具有百年以上的现代气象观测史,针对该站百年逐日气温序列的均一化研究可回溯...
把地下的地质结构搞清楚,既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也是地球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地震系统内外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中心、省地震局和企业等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察工作,获取我国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地震活动构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演化规律,探究中国大陆地震构造背景、孕震动力过程和发震成因机理...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图)
2021年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防治 超光谱卫星 空气污染全组分 水污染治理 纳米材料 时空变化驱动力 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碳卫星 氨排放污染 硫酸盐化学原理 污泥处理 旱区生态系统
2022/6/9
2021年将因其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而被气象学界所铭记。在这一年中,极端降水、干旱、热浪、寒潮、风暴等极端事件频繁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区域。
2022年4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英国气象局和北京大学学者在《大气科学进展》News & Views栏目刊文,对2021年影响中国地区的主要极端事件进行了总结回顾,并从全球视角讨论了与全球尺度极端事件的联系。文章以时间为序,回顾了2...
《自然》杂志社近日公布了由其编辑选出的“2021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榜单。《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Rich Monastersky)表示:“从追踪危险的新冠变异株到证明气候变化在极端天气中的作用,再到将探测器送上火星,本年度《自然》十大人物聚焦身处重要科学事件中心的个人,这些科学事件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公布了2021年度青促会优秀小组、优秀分会名单,全院共评出五个青促会优秀小组及三个优秀分会。地球环境所青促会小组喜获2021年度青促会优秀小组称号。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工作于2021年3月20日顺利完成,申报各类基金项目共计240项,申请量创近年新高。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项;面上项目12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项;重点项目17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自由申请)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10项;各类项...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970大气科学综合考试考试试题。
日前,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正式揭晓,地球环境研究所2017级博士苟龙飞的博士学位论文《锂同位素的精准分析及黄河中游河水锂同位素示踪黄土风化》和2017级博士吴佳睿的博士学位论文《华北平原冬季雾霾形成的理化过程研究—个例模拟分析》被评为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时,苟龙飞的导师金章东研究员、吴佳睿的导师李国辉研究员分别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