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资源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水产资源学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1.804 秒)
2024年3月13至14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高产高抗优质鲫鲤新种质创制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大水面生态渔业保护与利用技术”和“虾贝参蟹绿色优质养殖营养调控机制和精准饲料技术”3个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科研骨干代表等100余人...
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资源及产业优势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促进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进一步深挖黑龙江省渔业发展优势潜力,不断壮大渔业经济,助力黑龙江渔业振兴,2024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水生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琼梁琼出席了签约仪式。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获批新设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目前,水生所已有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2年7月1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78号》,公布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等26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水产新品种(GS-01-004-2022)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西畴县养殖业服务中心等联合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是云南省的第二个水产新品种。该品种以2007年从...
庄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国家海洋局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专家。2012年入选上海领军人...
徐汉祥,副校长,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长期从事海洋渔业资源、渔业生态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13次、三等奖3次,在《水产学报》、《海洋渔业》、《B...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内陆水体生物学综合研究的科研机构。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全所现有研究人员135人。目前拥有四个研究中心即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淡水生态研究中心、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在淡水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渔业生物技术和水环境工程研共取得科研成果近600项,其中有160多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等...
2006年4月10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担纲的973计划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海上调查首航仪式在“北斗号”海洋科学调查船上举行。首航调查人员由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厦门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4个单位的29名科研人员及“北斗号”25名船员组成。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副所长殷邦忠及相关职能部门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办公室2006年4月26日报道 日前,第四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期评估结果揭晓,依托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重点实验室,为此次评估中水产学科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实验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