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药物化学相关记录8780条 . 查询时间(2.795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癜风的维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是由藏茴香、补骨脂、蒺藜、阿育魏实、盒果藤根药材组成,采用溶剂提取、除杂、浓缩、干燥方法,加上适宜辅料制成口服液、糖浆、颗粒、硬胶囊、片剂等口服剂型。本发明根据维吾尔医药理论,结合民族医用药特点和长期的民间临床实践,采用现代提取方法得到白癜风的维药复方,增强药效,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体外活性实验显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白癜风的维药复方不同剂型对...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于2023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的“2023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院士、国医大师学术交流大会”上,由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付明海副教授以海南医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燥腻消脂”苦味药性功效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究》荣获2023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药物是由药天山堇菜、睡莲花、菊苣子、地锦草、玫瑰花、番泻叶、阿勃勒7味药材为原料,再分别加入辅料充分混匀,采用溶剂提取、除杂、浓缩、干燥方法制成合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滴丸。本发明所述药物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能降低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减轻肝损伤病理学症状,能降低致炎左后足的足肿胀度。对小鼠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保护...
儿童虐待是指监护人或照顾者对18岁以下儿童进行的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或其他剥削等,这些行为实际上或潜在地对儿童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伤害。童年创伤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行为,还会导致记忆、感知和应激反应受损。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虐待的经历增加了个体日后滥用药物的风险,有相关经历的人通常会将药物和酒精作为一种应对童年创伤的机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载体与难溶性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两种:自微乳难溶性药物组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载体与难溶性药物组合物。所述自微乳难溶性药物组合物由难溶性药物0.05-10wt%,液态脂质5-60wt%,表面活性剂20-50wt%,助表面活性剂10-35wt%组成;所述固体脂质纳米粒载体与难溶性药物组合物由难溶性药物0.05-5wt%,固态脂质40-69wt%,表面活性剂30-59w...
记者2023年1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抗菌肽纳米化改造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新型抗菌候选药物分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特异的抑菌作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通过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杀死两种不同类型的耐药细菌,为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带来了新希望。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2023年12月15日,中药学院药物化学学部党支部联合中药化学教研室带领研究生,组织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参观活动,走进广州品赫化妆品有限公司,围绕“转作风、重实干、开新局、争一流”的主题,就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访企拓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专利:一种复方金鹳草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炎症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原料药为黄连、土大黄、玫瑰花、没食子,采用溶剂提取、除杂、浓缩或干燥,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软膏剂、凝胶剂、酊剂、涂膜剂或搽剂。该复方制剂具有抗菌、抗炎、收敛作用,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包括急慢性湿疹、特异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复方制剂有效的抑制NO活性,能够抑制NO的释放,可明显的减轻皮损的炎症程度,通...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是指不同药物存在抑制或促进等作用.现有DDI预测方法往往直接利用药物分子特征表示预测DDI,而忽略药物分子中不同原子对DDI的影响.为此,提出基于多层次注意力机制和消息传递神经网络的DDI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的三个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中的用途,经过对虚拟筛选后购买的65个化合物进行了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测定,最终确定了3个化合物具有促进黑色素生成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细胞存活率的药物浓度作用下,化合物1为4‑(4‑(4‑甲氧基苯氧基)‑1H‑吡唑‑3‑基)苯‑...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姜道华团队,联合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团队,运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重构出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处于不同构象的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VMAT2在运输单胺底物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转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人源VMAT2的转运及抑制机制》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一种在线监控药物生产混合过程的方法及系统
致幻剂(Psychedelics)是指一类能够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暂时的致幻作用并导致认知、情感和知觉扭曲的系列精神活性物质,其分子药理学机制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清素受体(5-HT2A受体)。该类物质对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已进入临床研究,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2019年将天然致幻剂“裸盖菇素”认定为难治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疗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