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学 >>> 机械原理与机构学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 机械强度 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 机械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机械学相关记录3825条 . 查询时间(2.091 秒)
根据《“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科协办函创字〔2022〕57号)《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推荐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通知》(科协办函创字〔2022〕60号)要求,经评审和公示,公布了194个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名单,我会推荐的两家单位入选,名单如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章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杨俭,1962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学科。现从事研究领域和方向为:轨道车辆机械动力学、列车运行的环境能源控制与利用科学问题,轨道车辆弓网关系,高速列车气动噪声主动降噪问题。在国内外...
2022年8月6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理事长林忠钦,副理事长王德成、尤政、毛明、杨华勇、陆大明、陈学东、单忠德、项昌乐、贾振元、黄庆学、蒋庄德、雒建斌、谭旭光以及十二届常务理事或授权代表共计58人出席本次会议。监事长郭东明出席会议。会议由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林忠钦主持。
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源于1954年9月建校之初设立的冶金机械教研组,是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博士点学科“机械工程”的主要支撑和建设单位,也是国家双一流专业“机械工程”和学校新设专业“机器人工程”的主要依托单位,是国内在冶金装备的设计、制造、检测、控制、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成果最多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之一。经过70年...
机械电子工程系的前身是1996年由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工程测试教研室和流体传动与控制教研室三个教研室合并而成的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2002改名为机械电子工程系。1993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工学博士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承担“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机械装备系统动态机理建模、先进检测方...
机械工学系是由建校之初成立的机械制图教研组、机械原理教研组和机械零件教研组于1997年合并而成。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博士点学科“机械工程”的主要支撑和建设单位,也是国家双一流专业“机械工程”的主要依托单位,是机械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单位。研究领域涉及机械传动及控制、柔顺机构设计与应用、机械摩擦学及表界面科学、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机器人技术、微能源系统与纳米发电机等。该系有以享受...
大连工业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科研方向: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企业制造信息化技术;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化设计与产品结构性能优化;机电产品设计及控制技术;机械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设计与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测量技术与产品质量工程。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于2022年7月21日在湖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来自湖北省内的40余名摩擦学工作者参加会议。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朱永平秘书长、陈万诚监事长,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常务委员王立平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常务委员李健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近日,2022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公布,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岳晓丽教授负责的线下课程《机械动力学基础》和于海燕副教授负责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工程制图》获批立项。
2022年6月25日,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在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多功能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办,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承办,支持单位为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会人员包括来自陕西省各高校及相关企业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隶属于国机集团的中央二级企业。66年来,中国农机院始终秉承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饲草料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的...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由原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和工贸企业沿革发展而来。国机集团目前拥有28家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13万余从业人员,13家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首位。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研究所”先后获批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着诚信、敬业、和谐、创新的团队理念,紧密结合国家能源装备发展需求,坚持跨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集设计、监测(检测)、控制、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团队成员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授4名,副教授3人,讲师2名,在校留学生1名、博士生5名,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