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大地测量学 >>> 地球形状学 几何大地测量学 物理大地测量学 动力大地测量学 空间大地测量学 行星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大地测量学相关记录1552条 . 查询时间(2.264 秒)
2020年5月8日,根据《大地天文测量规范》修订计划,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在西安组织召开国家标准《大地天文测量规范》第二次研讨会。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西安航光仪器厂的7位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
方官文,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导(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天体物理研究方向)。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981年6月出生,安徽桐城人。
农作物时空信息监测对于农业产量的精准评估十分关键。遥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覆盖范围大等特点,被认为是农作物生长监测有效手段之一。光学遥感影像的成像易受天气干扰,很难获取全年时间范围的连续数据。微波遥感特别是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的发展,为农作物的全天候观测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目前应用全极化雷达数据监测农作物的工作蓬勃发展,有很多科学问题亟待回答和解决。东北地理所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组研究人员,使用全年...
2020年4月30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我院作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技术协调牵头单位,自2019年3月接到自然资源部指示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前期准备工作以来,程鹏飞院长亲自督导,党亚民研究员担任技术协调组组长。
杨久东(1972.3-):男,汉族,河北滦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测绘系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测绘协会理事。
高伟,男,教授,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博士后,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CPGPS) 会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GLAC)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全国交通工程测量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高校卫星导航联合研究组(GUG)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多路径效应与测站观测环境相关,无法利用差分的方式消除或削弱,是GPS精密数据处理时的主要误差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天球格网点模型削弱测站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新方法MHGM(multi-point hemispherical grid model)。
海洋重力场模型反演的质量主要依赖于采用测高数据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和数据分布密集程度。本文联合Geosat GM/ERM、ERS-1 GM/ERM、TOPEX/Poseidon、Envisat、Cryosat-2、Jason-1 ERM/GM和SARAL/AltiKa等多种测高观测数据集,深入比较了多种波形重跟踪算法的效果,回波数据重跟踪处理后的沿轨海面高标准差。
Tikhonov正则化法是大地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病态问题解算方法之一。影响正则化法解算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正则化参数,然而,最优正则化参数的确定一直是正则化解算的难题,如L曲线法确定的正则化参数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存在过度平滑问题,导致正则化法对模型参数估值精度改善较小。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水汽监测的关键参数。针对中国区域地形起伏较大的特点,本文构建了顾及精细季节变化的Tm垂直递减率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的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 (GGOS) atmosphere格网数据建立了中国区域的Tm格网新模型(简称为CTm模型)。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下一代VLBI观测系统(VGOS)的双线极化条纹拟合方法。现有的VLBI观测模式采用的是右圆极化(RCP),而VGOS系统采用的是双线极化。本文方法包括校正和组合条纹拟合两部分。校正部分选择一颗强源作为参考源,分别得到不同极化方式下的通道时延及相位校正数据,用于目标源的校正。组合条纹拟合部分将4种极化分量的可见度数据组合成伪Stokes分量,通过搜索差分星位角使伪Stokes分量的...
自由原子时(EAL)是国际原子时(TAI)的基础,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的数百台原子钟加权平均得到。本文研究讨论了EAL加权平均算法(ALGOS)中原始权重算法的权重问题。推导了原子钟频差方差的数学期望,在近似条件下给出了频差方差的数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从理论上解释了ALGOS原始算法部分试验现象。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基本结论。
沈飞,男,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注册测绘师,主要从事卫星大地测量、GNSS卫星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省测绘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
在高精度GNSS定位中,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和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的影响不可忽略。目前,IGS发布的绝对天线相位模型文件中包含了GPS/GLONASS系统的标定值,但是没有发布北斗系统(BDS)的标定值。本文借助机械臂可以控制天线自由旋转,在数小时内实现全方位GNSS观测的特性,采用历元间差分的方法对接收机天线包括GPS L1/L2和BDSB1I/B2I/B3I等多个频点的PC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