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地质学相关记录807条 . 查询时间(2.148 秒)
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是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一所重点培养高层次地矿专门人才,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福州大学二级学院。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福州大学创校之初的五个工科系之一的矿冶系。1981年,矿冶系更名为地质采矿工程系。1993年停止招生,相关专业进行更名或并入别的院系。2007年6月,创建了以“企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企业检验办学成效”...
韩玲,女,1964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长安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测绘类专业(含地理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本科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陕西省遥感科学技术教学团队负责人,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合作部主任,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刘杰刚,1989年生,男,博士,副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9年2月至今在贵州民族大学工作。主持2项科研基金(均顺利结题),发表学术论文25(第一作者6)篇,其中SCI收录5(第一作者2)篇,EI收录10(第一作者2)篇。主要参与科研项目9项,涉及生态环境、非常规油气和矿山地质三个方向。
杨镇,1989年生,男,博士,副教授。研究生期间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两项(1、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2009CB421008),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2015CB4526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一项;负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导师指导基金项目一项(滇西普朗巨型还原性斑岩铜矿成矿机制)。已发表署名学术论文共计9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王慧,女,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8年8月至今在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工作,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矿山环境污染生态修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1项,贵州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授权专利2项。
王晓丹,1988年10月生,女,贵州赤水人,博士,副教授,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11年7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2017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2017年8月至今在贵州民族大学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项目1项(在研),贵州省教育厅项目1项。已发表署名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EI论文3篇),...
范百龄,1986年7月生,男,安徽太湖人,博士,副教授,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矿山环境治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青年人才项目1项。已发表署名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0项。
曹英杰,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同位素水文学及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并负责学院环境及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示踪平台建设,示踪平台仪器设备配备齐全,涵盖质谱(包括同位素质谱)、色谱、能谱及光谱分析子平台。目前主要开拓方向为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及传统同位素的非传统应用。讲授课程:本科课程:环境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水环境数学模型、地下水污染与调查方法;研究生课程:水环境污染与修复、水文地球化学基...
黎平,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滨海湿地(红树林)和近海海洋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的海洋环境效应和生态毒理及风险评价。主持参与科研项目三项,发表论文十三篇。
魏学利,男,生于1981年,九三社员,工学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四川农业大学校外兼职导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分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四川省科技厅评审专家、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家、康定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成员。目前已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和软著15项,主编标准2...
郭志刚,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
陈莹,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气溶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杨永国,男,1962年4月出生,浙江新昌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终身会员、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地质、GIS应用以及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孙亚军,男,1963年9月出生,安徽涡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井水协会(International Mine Water Association, 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治水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
杨伟峰,男,1974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灾害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工程、煤矿地质工程与矿井水害防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