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商业经济学原理”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2.428 秒)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于1978年恢复建系,设有2个本科专业:经济学、财政学。4个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方向)、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以及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公司的运营资金如同公司的血液,影响着公司的盈利性和风险,因此运营资金管理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文献对公司运营资金水平和盈利性的关系却未达成一致结论。在对运营资金和盈利性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使用现金周转期作为衡量运营资金水平的标准,使用资产回报率、运营资金回报率以及净资产回报率作为衡量盈利性的标准,通过建立新三板上市公司运营资金与盈利性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最优的...
家族控制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创始家族控制 家族管理控制 家族两权分离 研发投入
2019/1/17
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创始家族控制、家族管理控制、家族两权分离三种家族控制特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并通过308家家族上市公司2008 ~ 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始家族控制以及家族管理控制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倾向和强度有正向影响;家族两权分离削弱了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倾向和强度。家族成员应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掌握管理控制权,同时减少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
从现有内部控制政策性文献中提炼出初步的理论元素,并以此为起点,形成一个体系化的概念模型,为内部控制的经济性质提供逻辑一贯的解释。这一概念模型实现了对内部控制性质认识的“过程观”向“秩序观”的跃进,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实现权威扩散、信息分享与知识整合的一体化过程。通过结构化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与关系模式,内部控制促成科层秩序(组织秩序)的建构,而科层秩序最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之风险管理——基于微信支付的案例分析
第三方支付平台 移动支付 风险管理 微信支付
2019/1/17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占据第三方支付行业主导地位,不断布局争夺市场份额。通过分析微信支付的主要发展路径,研究微信支付面临的信用风险、洗钱风险、技术风险等,并指出第三方支付存在主体与监管主体定性不明、责任划分与赔偿标准不明确、相关法律规制滞后、内控体系缺陷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落实赔付承诺、提高信用水平、行业协会引入在线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健全沉淀资金利息保证金制度...
僵尸企业的形成: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僵尸企业 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活力 政府干预
2019/1/17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究生命周期各阶段企业僵尸化的内因和外因。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的深化能够切断僵尸企业形成内因外化为不良结果的路径,自然清除僵尸企业。但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即重视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因。短期内,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考察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做到“一企一议”。
以僵尸企业僵尸指数为研究基础,基于2010 ~ 2016年金属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企业研发的三种衡量变量(研发强度、专利数量、新产品数量)抑制新的僵尸企业形成的可能性以及投资效率对此影响的促进作用,并基于PSM模型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可以抑制新的僵尸企业形成、降低现有僵尸企业的僵化程度;企业新产品数量对僵尸指数的影响作用最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投资效率越...
基于COBIT 5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管理机制
COBIT 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因子
2019/1/2
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因子,建立基于COBIT 5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管理模型;然后两轮使用德尔菲专家问卷,收集专家意见,对该模型予以完善;最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管理机制,包括4个IT管理层面、52项风险因子和130项控制措施。同时,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案例公司的副总经理和IT管理部负责人等进行访谈,验证所构建的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信息不对称关系实证检验
中小企业 社会责任履行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2019/1/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源于信息不对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提高社会责任绩效能否缓解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采集中小板2010 ~ 2015年540家上市中小企业相关数据,在控制企业规模、业绩、风险、R&D、广告费用等变量后,OLS、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均显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信息不对称显著负相关,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业绩与...
“放管服”背景下,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得以确立,股东畸长的出资期限使得债权人权利保护的问题逐渐显现,具体包括债权人能否向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请求补充赔偿责任、该补充赔偿责任请求权当以何种诉讼形态予以救济、公司“不能清偿”的标准为何又当由谁举证证明等问题。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认缴制在降低公司准入门槛之时,法院应当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贯彻对公司事中事后监管的经济政策,确保债权人通过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方式向...
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中一项关键的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利用2014 ~ 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尝试从外部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市场竞争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决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基于企业资金状况、行业属性及环境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情景检验。研究发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显著提高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对于资金严重短缺以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促使其实施员工...
《选取2010 ~ 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样本企业分为存在成本粘性和存在成本反粘性两个子样本,分别探讨成本粘性、成本反粘性与企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本反粘性的样本数略多于成本粘性的样本数;成本粘性与企业风险正相关,成本粘性越大,企业风险水平越高,且不受债务约束强度及债务期限长短的影响;成本反粘性与企业风险也表现为正相关性,债务约束较弱时会削弱成本反粘性与企业风险的正相...
收益法运用中对“非流动性”的考量——基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价值评估
收益法 非流动性 非上市公司 股权价值评估
2019/1/2
当前收益法运用实务中,对是否应考虑非上市公司股权所具有的“非流动性”特性及如何考虑均存有争议。通过对现有相关主流观点进行解析和述评,并借鉴已有“资产定价因素”研究成果,描述在“折现率”测算过程中考虑“非流动性”风险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实务工作及后续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促进收益法运用成效的“更优质性”。
近年来,PPP模式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公共项目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投融资方式,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将商业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即“伪PPP”项目的现象,违背了实施PPP模式的初衷。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对商业项目包装行为和监管部门监管行为的利益主体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双方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系统,讨论双方选择不同的非对称演化博弈策略,分析其稳定状态。最后,为防止出现“伪PPP”项目,从守住“底线”、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