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理学相关记录36581条 . 查询时间(1.545 秒)
黄何鑫,汉族,安徽合肥人,201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7月参加工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细粒沉积体系含油气评价。
高景刚,内蒙通辽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调查、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有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杜静国,本-(硕)-博-博士后就读(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德国拜仁地质研究所(BGI)访问学者,现任职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产系,主要研究方向:(1)地球深部岩浆过程与浅部成矿关系;(2)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硫化物包裹体原位分析技术;(3)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包括Geology、CMP、AM、GSA Bulletin、OGR、NRR等13篇论文。主持及参与...
陈璟元,1985年生,陕西宝鸡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大型岩体构建、火山岩与侵入岩成因联系、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现代微区分析技术的研究。研究领域: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结合岩石学特征,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
陈有炘,青海民和人,生于1988年2月,中国共产党员,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和变质岩研究。近几年主要在东昆仑、西秦岭、西天山等地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以及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SCI检索7篇、EI检索2篇)。
陈宝赟,男,甘肃平凉人,1986年11月14日生。2019年7月入职长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镁铁-超镁铁岩体及与之相关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作用,岛弧地壳及大陆地壳增生。截止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海东,男,汉族,博士,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陕西省杰青,博士生导师,国际留学生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士学位,2011年硕博连读获长安大学博士学位,2017-2018在加拿大Laurentian 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克拉通周缘金、关键金属(Li-Be-REE)成矿和找矿研究,主持国家科学基金委重点、面上和青年各一项,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一项,省部级项目5项。近五年研究成果...
于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石油系主任、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责任教授、智慧油气田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热年代学、抬升冷却史及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研究。先后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子课题、专项基金子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项目、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油页岩地质调查项目各一项...
张贵山,男,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博士生导师、国际留学生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矿产勘查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EI论文5篇。
朱传威,男,1987年,湖北武汉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铅锌矿床;稀散金属;同位素地球化学。
杨秀清,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目前主要从事沉积矿床及古海洋环境研究,《矿床地质》编委、《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地质通报》和《矿产勘查》青年编委,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和教育部专家库成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肖良,江苏泰州人。中国古生物学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地球环境学报青年编委,美国Bryant University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中-新生代植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植物古地理演变、古CO2重建、分子化石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9项。
杨兴科,男,汉族,1961年生,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2000年至今一直在长安大学任教,曾任地球科学系教研室主任、地质矿产系副主任、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研究领域: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系统科学等
吴昌志,安徽省东至县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98年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研究,特别关注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与成因联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包括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1项...
王冉,男,1980年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广核地震地质主管设计师。2011年至今在长安大学从事地质学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研究生招生方向: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学信息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