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学相关记录3723条 . 查询时间(1.178 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受邀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自然综述:临床肿瘤学》上发表综述。研究深入探讨了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问题:肠道微生态如何影响免疫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研究提示,合理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等,有助癌症免疫治疗更顺利地进行。
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行为的改变是由蛋白质过度表达引起的。这些蛋白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等功能,其中一些蛋白质很容易被靶向和抑制,而另一些蛋白质则不易被小分子或抗体接近,因此被认为是“不可成药”。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全球首例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人体临床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证实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
近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田懋一教授团队与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尹学珺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被国际期刊《BMC医学》在线发表。审稿专家指出,尽管当前研究数据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如果延长随访时间,有望更清晰地揭示低钠盐对降低胃癌风险的效应。
每当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州医学所)、浙江省肿瘤医院教授胡海被问到这个问题,他除了告诉大家,肿瘤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也不忘强调,肿瘤还是一种代谢病。因为任何肿瘤想要真正生长、转移扩散,都需要代谢的配合,为它们提供物质和能量。
作为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系列活动之一,2025年4月18日下午,肿瘤科和门急诊办-社工部联合举办了“癌症之家”患者俱乐部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肿瘤患者及家属参与,通过知识科普、互动交流与沉浸式疗愈体验,为抗癌家庭搭建起专业支持和情感联结的桥梁。
癌症暴瘦为何不可逆?     癌症  暴瘦  癌症恶病质       2025/5/20
“肉体被消耗并成为水,腹部充满水,脚和腿肿胀,肩、胸和大腿的肌肉逐渐消融……这种疾病是致命的。”两千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这样写道。这被认为是人类对恶病质的首次描述。
2025年4月16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教授朱卫国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最新研究。他们揭示了连接组蛋白H1脱酰胺化修饰促进染色质开放和DNA损伤修复的机制,为肿瘤放化疗的精准靶标设计夯实了理论基础,是肿瘤防治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
记者2025年4月11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开展的一项覆盖中国8家大型医疗中心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接受“术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两年总生存率高达81.3%,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的71.3%。
2025年4月8日,中国首个177Lu-NeoB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试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用药,这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个重要突破,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再添“利器”。177Lu即:镥-177。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创新技术,能够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精确修饰特定蛋白质。该技术有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增强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效果。相关论文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最新的《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
以CAR-T、CAR-NK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战胜肿瘤的新技术,但目前的发展远达不到预期。多数在研的CAR-T和CAR-NK细胞疗法都普遍存在“应对肿瘤抗原异质性不力”、“体内活性不足”和“难以适应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等缺陷,导致患者难以从中获益。2025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万晓春团队在Experimental Hematology...
长期以来,微卫星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因对免疫治疗反应差被称为“冷”肿瘤。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团队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联合疗法,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可将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4.1个月,其中RAS/RAF野生型患者更达23.3个月。该“加热配方”也为该类肿瘤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年4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提出这种“沉默肿瘤”的分子分型框架、预后模型和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癌细胞》(Ca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