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相关记录30679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我国专家全球首提“证据污染”理论,修改循证规则
证据污染 规则 肝胆外科
2025/5/20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国际公认的制定临床诊疗指南的权威依据。记者2025年5月10日获悉,来自国内外10多家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历时2年研究,首创“证据污染”方法学理论,明确证据污染机制。专家们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污染链”,有望重塑诊疗指南决策生态链。
过去50年,哪8种疫苗避免了我国248万例死亡?
疫苗 传染病 流感疫苗
2025/5/20
“扩大免疫规划不仅是守护生命的屏障,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投资。”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扩大免疫规划每投入1元,就能获得远超成本的经济回报,不仅能节省大量的疾病治疗费用,还能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卫生健康事业不是所谓无底洞
卫生健康 中国工程院 无底洞
2025/5/20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2025年6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来”分论坛上表示,卫生健康事业维护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这一根本利益,应当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王辰反对将卫生事业视作“无底洞”,称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投资,“它会有良好的产出”。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多耐-高毒肺炎克雷伯氏菌形成新机制(图)
感染 疾病 遗传
2025/5/20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能够引发肺炎、血流感染等多种疾病。2025年来,碳青霉烯耐药(CRKP)和高毒力(hvKP)菌株导致的感染不断增加,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更严峻的是,这两类菌株特征正在融合,形成同时具备高毒力与多重耐药性的CR-hvKP。它们的融合与质粒的水平转移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晰。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大脑中调控成瘾的“油门-刹车”机制(图)
神经 药物 心理
2025/5/20
药物成瘾是全球性的健康难题。药物成瘾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成瘾易感性上存在差异。此前,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社会等级是影响成瘾易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巴胺系统或参与其中,但具体神经机制尚不明晰。
益生菌或有助癌症免疫治疗推进
益生菌 癌症 免疫治疗
2025/5/2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受邀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自然综述:临床肿瘤学》上发表综述。研究深入探讨了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问题:肠道微生态如何影响免疫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研究提示,合理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等,有助癌症免疫治疗更顺利地进行。
健康数据越测越焦虑?专家建议科学看待生理指标波动
健康数据 焦虑 生理指标
2025/5/21
从微信步数排名到24小时监测身体各项指标,从体脂秤每日监控BMI(身体质量指数)到精准计算每一次饮食的卡路里,甚至监测吃每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眼下,不少人已习惯通过一些穿戴类电子产品,追踪自己的健康数据。
新综述阐释肠道微生态影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机制
肠道 微生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2025/5/21
2025年5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教授房静远团队受邀在《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态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和临床转化价值。

全新反应描述语言可编码化学反应中分子编辑操作(图)
化学反应 语言 人工智能
2025/5/2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明月团队,报道了一种名为ReactSeq反应描述语言,该语言可以编码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编辑操作,使自然语言处理模型(NLP)在逆合成预测、反应表征检索、交互问答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2025年5月13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
从“不可成药”到“斩草除根” 蛋白药物能否为癌症治疗带来曙光?
斩草除根 癌症治疗 蛋白降解技术
2025/5/21
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行为的改变是由蛋白质过度表达引起的。这些蛋白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等功能,其中一些蛋白质很容易被靶向和抑制,而另一些蛋白质则不易被小分子或抗体接近,因此被认为是“不可成药”。

科学家揭秘暴发性心肌炎背后机制及其潜在疗法(图)
暴发性心肌炎 病毒 心脏
2025/5/15
你是否经常熬夜?是否在感冒时也坚持工作或学习?如果仍然不好好休息,继续熬夜加班或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心脏的“免疫风暴”——暴发性心肌炎,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疾病来势汹汹,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皮肤上有“牛奶咖啡斑”?专家:警惕神经纤维瘤病
皮肤 牛奶咖啡斑 神经纤维瘤病
2025/5/21
在罕见病领域,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因其较高的新生儿发病率和严重的疾病危害,日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军近日表示,NF1患者按时复诊、随诊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同时应多学科协作,协作网加速为NF1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

52岁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带头人张北平病逝(图)
中医院 脾胃病科 澎湃新闻
2025/5/21
据广东省中医院发布的讣告,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专科带头人张北平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9日逝世,享年52岁。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病逝,享年64岁(图)
创面修复学 烧伤 瑞金医院
2025/5/20
据《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讣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

执着自强铸新药,融合创新为民生(图)
药物研究所 G蛋白偶联受体 细胞
2025/5/20
过去一年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吴蓓丽经常收到来自病人和家属“问药”的电子邮件。来信者大多和疾病抗争多年,只要有一丝缓解病痛的希望,他们都愿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