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70676条 . 查询时间(2.654 秒)

2024年6月8日-6月9日,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西北赛区)在兰州大学隆重举办。本次竞赛共有来自西北地区17所高校的45支队伍、222名学生参加。石河子大学派出无懈可击队、星际航行队和理实队三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荣获三个团队一等奖。
湖北十堰发现3亿多年前古植物化石群
古生物化石 湖北十堰 石炭纪
2025/2/13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坎子山地区日前发现了新的生物化石资源。通过对比国内外植物化石组合和对区域地层进行调查核实,地质专家确认这是一个石炭纪早期的植物化石群,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4亿至3.2亿年。这也是继十堰白垩纪恐龙—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后,在这片区域发现的又一重要古生物化石群落。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亚热带典型小流域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和群落构建机制取得进展(图)
群落 真菌 细菌
2025/2/19
稻田周丛生物是生长于稻田土壤表面的微生物聚集体,主要由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在氮磷养分循环过程,特别是在面源污染中起重要作用。明确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及群落构建过程,可以为调控稻田周丛生物的生长,从而服务于稻田面源污染防控和固碳减排。本研究采集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范围内的水稻田土壤、田面水和周丛生物样本,利用扩增子测序、SourceTracker和iCAMP分析了土壤和田面水微生物对...
新研究发现当前地质时代最大火山爆发事件
火山爆发 日本 南部海岸
2025/2/13
当前地质时代(始于1.17万年前的全新世)最大一次火山爆发发生在约7300年前的日本南部海岸水下。其产生的物质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物质的3倍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巴基斯坦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包括热浪、冰川融化以及灾难性洪水频发等,这些问题更加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深入探究过去气候模式,尤其是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规律,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气候缓解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西北高原所在肉果草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气候 分析 基因
2025/2/22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高山植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其复杂的地质历史与气候波动为研究物种分化提供了理想平台。肉果草(Lancea tibetica)是该地区特有的传统藏药植物,其群体历史历经冰期收缩、间冰期扩张及地理隔离等动态过程,是探究异域分化机制的理想模型。然而,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物种的遗传结构动态与未来分布格局仍不明确,亟待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与生态建模揭示其响应机制,为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防沙新材料研发获新进展(图)
材料 生态环境 低温
2025/2/22
风沙问题在全球荒漠地区普遍存在,应用化学材料固定流沙是主要的防沙方法之一,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炎热、干旱的地区。在温度较低的高海拔或高纬度荒漠地区,化学防沙材料应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良好的透氧和亲水防冻性能,以及不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适宜固结强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河水硼同位素可示踪半干旱区雨季硅酸盐岩风化过程(图)
同位素 硅酸盐 过程
2025/2/22
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行为及其B同位素组成(δ11B)有着显著差异,硼同位素(δ11B)作为示踪大陆硅酸盐岩风化(SWR)的潜在指标,其应用长期受限于分馏机制的复杂性。传统理论认为河水δ11B与SWR呈简单负相关,但不同气候区实测数据的矛盾导致该假说存疑,需要更多数据来验证其示踪硅酸盐岩风化的普遍性和稳健性。

中国科学院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获进展(图)
有机 电池 电子
2025/2/18
2025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与张长昆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不对称的芘类多电子转移活性分子材料。这一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浓度和稳定的中间半醌自由基。研究显示,应用该材料的电池的能量密度达59.6Wh/Lcatholyte,展现出较好的耐高温热稳定性。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奚啸翔团队发现反常金属态中超导涨落的谱学证据(图)
反常金属态 超导涨落 谱学证据
2025/2/18

中国科学院研究破解细胞凋亡新机制(图)
细胞 蛋白 基因
2025/2/17
2025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研究员孙益嵘团队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研人员合作,在《细胞死亡和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了题为STING directly interacts with PAR to promote apoptosis upon acute ionizing radiation-mediated DNA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韶山研究员团队关于黄土高原草地光合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间的转移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安韶山 黄土高原 光合碳 植物 土壤 微生物
2025/2/20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杏仁核皮质区在塑造社会交往中的关键作用(图)
动物 神经
2025/2/17
攻击行为在进化中是一种保守行为,有助于动物保护有价值的资源,如食物、领土、配偶和幼崽等。通常,攻击行为由欲求阶段和满欲阶段组成。小鼠中,欲求阶段涉及接近和探嗅目标动物,而满欲阶段涉及一系列运动行为如咬、踢或摔跤。先前研究已确定下丘脑、僵核、后侧杏仁核和后侧无名质等几个脑区的调控影响攻击行为,但攻击行为的欲求阶段和满欲阶段之间过渡的神经机制尚无报道。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镥原子核参数评估取得积极进展(图)
原子核 评估 离子
2025/2/21
2025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光钟研究团队在镥(Lu)原子核参数评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理论,精确计算了Lu+离子5d6s 3D1,2,3, 1D2和6s6p 3P1,2, 1P1态磁偶极和电四极超精细常数(A和B),以及基态与这些能态之间跃迁的同位素位移因子。相关研究成果以《Re-evaluation of the nu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