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无线电物理”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4.844 秒)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小松、祝世宁团队实现多用户的量子会议密钥分发(图)
多用户 量子会议 密钥分发 量子通信网络
2025/2/18


中国科大等首次验证星型网络的量子非局域性(图)
星型网络 量子网络
2023/4/2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网络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该成果20023年4月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增强的微波测距(图)
量子增强 微波测距 量子传感
2023/5/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实用化量子传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郭光灿团队的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微纳量子传感与电磁场在深亚波长的局域增强,研究微波信号的探测与无线电测距,实现10-4波长精度的定位。2023年3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tions)上。

中国科大实现设备无关的真多体纠缠检验(图)
真多体纠缠检验 量子纠缠
2022/11/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实验实现了设备无关的真多体纠缠检验。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陈耕等人与瑞士学者合作,构造了一种新的真多体纠缠态检验方法,可以在不对测量设备做任何假设的前提下检验多体系统的真纠缠性质。这是国际上首个可以检验任意多体系统真纠缠性质的实验工作,该成果2022年10月3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直接通信达到一百公里(图)
量子直接通信 相位量子态 广域量子网络 量子保密通信
2022/4/22


中国科大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图)
高噪声环境 高维量子通信
2022/11/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等人合作,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该成果2021年9月1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科大研发新型量子比特读出方法(图)
量子比特读出 自旋电荷转化
202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高保真度量子比特读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思路的新型自旋电荷转化方法,将“脆弱”的自旋量子态信息转移到“皮实”的电荷状态上,从而实现更高保真度的量子比特读出。该研究成果以High-fidelity single-shot readout of single electron spin in diamond with spi...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
科学家 远距离 量子纠缠 纯化
2021/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科大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图)
量子纠缠纯化 量子通信
202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该成果2021年1月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科大实现多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图)
海森堡极限 量子精密测量 量子成像
202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完全消除了量子比特演化过程中三个待测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同时实现三个参数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测量,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了13.27dB。该研究成果2021年1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等人合作,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基于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DI-QKD)实验。相关成果于2020年12月23日以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的形式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25, 260503 (2020))。美国物理学会P...
中国科学家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物理评论快报
2020/12/20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研究组近期利用6光子系统,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