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基因工程”相关记录1797条 . 查询时间(3.297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图)
基因 识别 模型
2025/1/14
当前,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癌症驱动基因识别在探讨癌症的发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策略。而现有方法在泛化性和可解释性方面面临挑战。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开发出针对前列腺癌驱动因子GSPT1强效诱导降解的分子胶化合物
分子 细胞 基因
2025/1/11
2025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许永团队在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报道了一种在CRPC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的GSPT1选择性分子胶降解剂XYD049(7d),为开发新的CRPC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成果已在药物化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胰岛素/IGF-1通路演化与消化细胞功能起源(图)
演化 细胞 基因
2025/1/5
胰岛素/IGF-1通路对多种动物寿命和衰老速度的影响,在线虫、果蝇和小鼠等多种模式生物中得到验证。多项针对长寿人群的研究证明,人类衰老表型与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基因的遗传变异之间存在关联。脊椎动物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食欲和身体生长,且由Pdx1蛋白标记的胰腺内分泌细胞产生,但无脊椎动物则多在中枢神经而非消化组织中产生胰岛素样肽(ILP)。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楸树基因家族分析发现关键低温响应基因C3H24、C3H58(图)
基因 分析 低温
2024/12/20
楸树(Catalpa bungei),紫葳科梓属,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开展低温响应机制研究挖掘关键基因是培育抗寒楸树品种的基础。本研究对楸树的C3H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共鉴定出61个C3H家族基因,基因表达分析发现CbuC3H24和CbuC3H58这两个基因显著响应低温胁迫诱导。WGCNA分析发现CBF2/3、MPK6、AZF3等基因与CbuC3H24、CbuC3H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揭示本地适应与繁殖特征替代造就了西藏齿突蟾复合体现行遗传格(图)
繁殖 遗传 基因
2024/12/26
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态选择背后的进化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塑造种内遗传分化、变异积累并最终影响物种共存模式。本地适应和特征替代作为理解物种从种下差异积累到种间差异维持的关键机制,在物种多样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地适应作为遗传影响的重要方式,通过增加区域适应性遗传变异来增加区域种群的适合度,有助于增加种下遗传多样性。特征替代是同域共存近缘物种间存在夸张的特征差异的现象,作为本...
上海药物所合作组建中国人群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学全景数据库(图)
数据 蛋白质 基因
2024/12/23
2024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团队、周宇波团队、谭敏佳团队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杨建民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ive proteogenomic and pharmacological landscape of acute myeloid leukaemia”的研究论文,对 101名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简称AML)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空间转录组学测序方面取得进展(图)
空间 基因 胚胎发育
2024/12/2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7806)等资助下,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团队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与应用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解码测序提高空间转录组测序的转录本捕获效率(Decoder-seq enhances mRNA capture efficiency in spatial RNA sequencing)”为题,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元宝枫抗旱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分子机制 分析 经济 基因
2024/12/20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资源树种,它适应性强,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等特点,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富含神经酸的木本粮油树种。在前期的研究中,华林中心用材林、灌木经济林研究室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元宝枫在干旱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成功鉴定到AtruLEA1这一关键的抗旱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作科所揭示GmMYB77转录因子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机制 植物 基因
2024/12/15
2024年1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在大豆中鉴定出一个调控籽粒异黄酮积累的关键基因 GmMYB77 ,阐明了该基因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在水稻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作用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酶 机理 分子机制 基因
2024/12/15
2024年1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小亚基编码基因 OsrbcS 进行多基因和多位点编辑,创制了一系列突变体材料,并解析了RuBisCO小亚基特定位点调控水稻光合效率及产量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转录天然复合物的结构与调节机制(图)
病毒 天然复合物 结构 基因
2024/12/8
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约有20%的基因编码蛋白参与病毒mRNA的转录和修饰。这种独特的转录机制使ASFV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独立进行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由于缺乏天然RNA聚合酶复合物机器的结构学信息,ASFV转录的具体生物过程、组装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单株系宏条形码分析揭示骨条藻物种基因组内核糖体基因序列多样性(图)
分析 基因 核糖体
2024/12/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通过对骨条藻物种单株系开展基于核糖体基因18S rDNA V4区的宏条形码分析,发现每个骨条藻单株系内存在大量18S rDNA V4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表明其基因组内存在较高水平的rDNA基因组内变异(intra-genomic variation,IGV)。这项成果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Environmen...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石磊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DNA甲基化在树鼩大脑二态性进化方面的贡献(图)
石磊 进化 基因 遗传
2024/12/2
树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的小型哺乳动物,因其高脑重比,被认为是最接近灵长类动物的哺乳动物,适于作为新的模式物种在神经科学领域进行研究。表观调控关键因素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调控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树鼩开展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机制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研究树鼩大脑的DNA甲基化模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表观调控在灵长类大脑进化中的作用,同时提高树鼩作为模式物种的实用性。
在人类基因组中,超过一半的区域由重复序列组成。这些重复序列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高度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s),又被称为"小卫星DNA",是一类重复基序(motif)超过6 bp(base pair),重复次数通常在10-60次的DNA串联序列。已有研究表明VNTR不仅可以通过长度扩增来增加患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