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肾脏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肾脏病学相关记录321条 . 查询时间(0.455 秒)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当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在2号楼5楼大厅举办了主题健康科普活动。通过公益讲座与健康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肾病防治指导,进一步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全球约有170万人受狼疮性肾炎影响,主要为女性。狼疮性肾炎是中国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现有的诱导治疗方案对增殖性狼疮肾炎的完全缓解率偏低。Gazyva是首个在狼疮性肾炎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完全肾脏缓解益处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科教研室、肾内科原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罗季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29日不幸逝世,享年90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疗法开展治疗,但部分重症SLE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反应不佳,临床预后较差。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肾内科成功为一位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了DNA血浆免疫吸附技术,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松江地区开...
每年的4月20日为“世界痛风日”,也叫“全民关注痛风日” 旨在提高公众对痛风这一常见疾病的关注。在古代,痛风被称为“帝王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种疾病,典型表现为关节红肿、畸形及痛风石形成等不适。
2024年9月12日,由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以下简称“代谢分会”)主办的第六期“代谢纵横”学术沙龙顺利进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与临床”。沙龙生动体现了代谢分会“基础与临床融合”的宗旨,临床和基础专家各抒己见,热情交流。沙龙活动通过网络会议室与平台直播方式开展,有278人出席网络会议室,3071人从平台直播间观看。
杨定平 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特别擅长动静脉瘘吻合术、动静脉瘘栓塞取栓再成型术、转位及高位动静脉瘘成型术、动静脉瘘狭窄及栓塞球囊扩张成型术、人工血管动静脉瘘吻合术、临时及长期导管置管术、腹膜透析置管术、肾穿刺活检术、肾囊肿穿刺硬化术等,以及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的诊治。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明教授团队在肾脏健康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K1 (FOXK1)的分子,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简称CKD)的新希望,为全球近十亿受肾脏疾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曙光。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肾脏病研究所团队揭示了代谢酶ACSS2介导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可缓解肾脏纤维化,为慢性肾脏病提供潜在药物靶点。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发病率不断上升,平均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在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但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慢性肾脏病发生率高、知晓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实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结合2024年的主题“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联合检验科、药学部等多个科室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力图通过健康讲堂、义诊、免费检测等方式,加强肾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日益高企。当出现骨关节肿痛的典型症状时,遵医嘱使用促进尿酸排出、减少尿酸生成等药物可有效改善病情,但急性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目前尚无定论。为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彭艾主任团队展开了专题研究,从分子机制阐明即便处于痛风缓解期,仍应继续针对尿酸盐结晶展开治疗,唯有“除恶务尽”才能遏制系统性全身免疫炎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知名...
2023年11月10日,为期五天的山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年高级研修项目——肾脏病骨干临床实践高级研修班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圆满结课,来自全省各地市的80名肾脏病专业骨干汇聚一堂,探讨肾脏病诊治新进展。
2023年9月29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内科青年医师解新芳受邀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IgA肾病大会上作“NewInsight intoPoly-IgA1Formation -TwoPotentialTherapies”主题讲座。基于其在IgA肾病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解新芳获得由世界IgA肾病大会颁发的“未来肾脏病希望之星”荣誉称号,全球仅四位青年研究者获此殊荣。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内科毕慧欣主任、介入血管外科邓保平主任、麻醉科贺亮主任等多学科合作,成功为肾衰腹膜透析多年的田某完成动静脉人工血管内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延续了患者的生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