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心血管外科学”相关记录239条 . 查询时间(0.727 秒)

2025年2月11日上午9点,刚刚领完“威廉·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的王拥军又出现在2025年度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现场。
“AI赋能的急性心肌梗死预警研究”专项项目2025年度项目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 指南 预警
2025/5/14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具有起病隐匿、突发危重等特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急性心梗的发病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相关疾病等多种体内外因素影响,因其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或无发病先兆症状而常被忽略,容易错失早期诊治的时机。急性心梗发生是一个复杂多尺度过程,其发病前状态的特异性标志物匮乏且难以进行定量表征,演变规律仍不明确,严重制约其早期预警和干预。本项目拟聚焦急性心梗发病前的“未病”阶段,以多学科交叉...

武汉同济医院外科医生、“才哥谈心”博主程才加盟浙大二院(图)
武汉同济医院 外科 血管外科
2024/12/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网红”外科医生程才已于近日正式加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

里程碑式进步!科学家发现全新心脏电信号传递路径(图)
里程碑式 心脏电信号 心室
2024/12/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义汉团队发现,心脏有一个完整的内源性胆碱能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地控制心脏生物电活动,失衡则可能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这一发现揭示了心脏电脉冲扩布的新模式,为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了体系化的潜在干预靶点,并开辟了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新方向。2024年10月23日,相关研究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2024年10月16日,国际心脏研究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团队题为“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cardio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stimulate cardiomyocyte cell cycle a...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重点学科
2024/9/26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历史悠久,追溯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在老一辈国内著名专家姚震、高尚志、程邦昌、林道明等教授的引领下,经过六十余年的精心建设和发展,学科拥有独立的门诊、病房及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拥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手术设备,为患者创造了安全的医疗环境和舒适的康复环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机构。

心血管外Ⅱ科:“活着真好!”带着“人工心脏”的年轻妈妈顺利出院(图)
人工心脏 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
2024/9/23
29岁的陈月(化名)再次醒来时,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手术室,一台高难度的人工心植入手术已顺利结束。她躺在病床上,听到监护仪发出的滴答声;等到周围安静下来,她还能听到胸口“嗡嗡”运转的声音——那是人工心运行的声音,也是她坚强有力“活下去”的信号。

28岁的年轻患者小冯不幸罹患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属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为挽救年轻的生命,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II科赵庆彦教授团队为他成功置入一种“防猝死神器”——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有效预防了其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两年前,患者突发致命性主动脉夹层,通过开胸手术侥幸保住性命;两年后,残余腹主动脉夹层继续扩张形成腹动脉瘤,重要器官供血严重受限,再次命悬一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邓宏平教授团队创新采用“五窗一丝”技术,成功为湖北十堰患者刘先生微创拆除腹腔内“不定时炸弹”再次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男子眼睛看不清,一查竟是颈动脉狭窄!(图)
颈动脉狭窄 眼科 血管外科
2024/9/30
近日,沈大爷(化名)因右眼视物模糊来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经过医生细致检查,发现沈大爷眼睛看不清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经典一线治疗方式是胃镜下止血治疗。对部分内镜止血无效的急危重症患者而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将为其提供一线生机。此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冯睿团队已开展了2年多择期TIPS治疗,技术逐渐成熟。不过,该技术在急诊治疗中实施的难度依然很大。

血管外科:专家巧施妙术助淋巴水肿患者挥别“象皮腿”烦恼(图)
血管外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象皮腿
2024/9/26
2024年4月24日,即将康复出院的李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区走廊自如地来回散步,时不时抬起左腿感受“卸重”的喜悦。她笑着说:“这回终于卸下了一条‘象皮腿’,以前腿都肿得连膝盖都弯不了。”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中心李丽主任团队原创新技术解决临床重大问题(图)
广州市 红十字会医院 血管中心
2024/4/10
2022年8月,广东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中心李丽主任团队首次提出了国际首创新技术“CT引导下臭氧介导的去腰/肾交感神经(L-SDN)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黄逸辉院长主持的全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们围绕该技术展开了充分的论证和讨论。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该技术正式投入使用。该技术投?临床应用初期,即显现出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年后,其单臂(single-arm)临床研究结果进?步肯定了其显著的降压效...

血管外科:体重300斤患者突发致命性主动脉夹层 血管外科微创施治挽救生命(图)
血管外科 主动脉夹层起 微创
2024/9/26
体重达到惊人的300斤的青年小刘,在一次通宵熬夜后,突然感觉胸背部撕痛欲裂,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