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水产增殖学 水产养殖学 水产饲料学 水产保护学 捕捞学 水产品藏与加工 水产工程学 水产资源学 水产经济学 水产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学相关记录2894条 . 查询时间(2.659 秒)
2023年2月24日,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院刘少军院士主持申报的“淡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创新团队”喜获创新团队奖。
本文采用硫酸铵沉淀法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从白斑狗鱼肝脏中提取并纯化铁蛋白(NPLF);通过SDS-PAGE以及Native-PAGE验证其纯度;将纯化后的样品孵育在不同的温度下取样;采用电泳、动态光散射(DLS)、圆二色谱(C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热处理对NPLF的聚集、组装性能以及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对NPLF的溶解度和铁含量的影响,为后续NP...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围绕“稻+蛙”综合养殖效益低,关键技术难的瓶颈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试点示范,成功突破“稻蛙”集中连片高产技术核心难题。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按照“稳粮增效、以渔促稻、以稻养鱼、绿色生态”的要求,围绕解决黔东南州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效益低的窘境,积极采取优良品种引进和高效养殖技术配套的方式,让当地群众跟着学、学着干,从根本上实现“稻+鱼”提质增效。
2022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建明团队牵头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任务“养殖尾水滤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该技术实现了尾水滤渣的高效收集(91.8%),利用滤渣开发了多种发酵饲料产品,成功实现了滤渣的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可观。该技术为推动养殖企业自主开展尾水处理提供了经济动力和技术支撑。
围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学科发展和创新团队建设,引进对象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科技创新人才,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副首席专家或专业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科研骨干。
2023年1月10日,记者从达州市水产发展中心获悉,在农业农村部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中,达州市开江县(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大竹县的四川百岛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成功登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光荣使命,多途径开发渔业空间和潜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设施渔业团队于Water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Formation of microorganism-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in intermittent aeration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its stimulating effect on phytoplankton producti...
作为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三门拥有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21万亩,海水养殖面积20.3万亩,是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 近年来,三门积极探索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新模式,创成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共有渔业健康养殖核心示范区29390亩,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3万亩,万亩连片养殖基地4个。三门小海鲜,每一口都愈加鲜甜。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课题组在Aquacul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without intermuscular bones by runx2b gene mu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获得了肌间刺完全缺失且生长发育正常的团头鲂F1代突变个体,不仅为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团头鲂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
2023年1月11日,由中国船舶旗下广船国际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平台由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运抵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现代智慧海洋牧场。
黑龙江省发挥水稻种植面积大,特别是绿色有机水稻占比大的优势,自2013年以来,积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工作,推广实施面积逐年扩大,质量效益逐年提高,实现了以稻促渔、稻渔双收,取得了明显成效。
冯家湾园区位于文昌市东南角沿海,历史上就有“靠海吃海”的悠久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冯家湾“虾苗谷”的美誉就已远扬在外,这里的水质盐度非常适合育苗。冯家湾的虾苗产量一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是海南最大的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基地。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情况,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9.9%,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