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SCI”相关记录573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喜报: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吕经纬同学以第一作者在老牌经典SCI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发表论文(图)
吕经纬 SCI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苦味肽 预测模型
2025/3/10

随着便携式设备和电动汽车对高体积能量密度的智能可逆储能的需求提升,迫切需要开发经济而安全的可充电电池。与锂硫电池相比,镁硫(Mg-S)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体积比能量密度(3221 Wh L-1),且地球中镁金属和硫单质的储量丰富。与锂金属电极相比,金属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形成枝晶。然而,Mg-S电池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受到S/MgS的电子/离子绝缘性质、体积变化大以及可溶性多硫化物(MgSx,...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23年发表SCI收录论文统计
西北农林科大 2023年 SCI 论文
2025/3/5

近些年来,锂硫二次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锂硫电池的发展仍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活泼的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界面副反应、锂枝晶生长、死锂的产生等情况,从而引起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使用具有层状结构,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的石墨来代替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提升锂硫电池循环寿命的有效策略。不幸的是,通常适用于石墨电...

氢气具有高能量密度、燃烧热量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终极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以氢气为能源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工作条件温和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尽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目前仍面临着传质和水管理薄弱的问题,从而导致较低的峰值功率密度。一些科研工作者通过改变流场板的流道结构,又或者采用金属泡沫、石墨烯泡沫取代...


2023年7月22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科生物质仿生智能研究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尖期刊《Prog. Mater Sci.》(中科院1区Top,IF=37.4)在线发表题为“Intelligent designs from nature: biomimetic applications in wood technology”(木材仿生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综述论文。第一作者是该团队博士陈逸...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苟泽恺在SCI一区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苟泽恺 SC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β-葡聚糖 益生元 发酵
2024/4/15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廖春阳课题组在Environ. Sci. Technol.上发表OPFRs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的综述文章(图)
廖春阳 Environ. Sci. Technol OPFRs 妊娠结局
2025/3/12